掃一掃
分享文章到微信
掃一掃
關注官方公眾號
科技行者
作者 | 高飛
編輯 | 晚晚
來源 | 奇客故事(cybergushi)
疫情期間,以往的線下活動都改在線上進行。不過在具體怎么辦線上活動的問題上,多數人的思路是這樣的:第一在場景陳設上,要盡可能像線下,從大會背板到PPT播放;其次在活動流程上,盡可能像線下,從嘉賓出場到會議日程。
不過昨天的蘋果WWDC2020這場線上活動改變了這些慣性思維認知。它把發布會搞成了一部電影,或者是一場秀。從長鏡頭的大量運用,到人物走位,和舞臺布光。蘋果明確的區分了線上和線下活動,兩者之間是有完全不同的視覺體驗。
如果我們把傳統線上活動是比喻成一個真實的“物”,那么傳統線上辦會思路,就是讓線上數字會議的“虛擬體驗”,盡可能“像線下”的“會”,也就是讓“虛”去擬真實的“物”——擬物。
蘋果的辦會思路是這樣的,既然“虛”(線上會議)怎么擬“物”(線下會議),也不可能讓“虛”變成“物”。那么不如讓“虛”自成風格,不必拘泥于“物”的約束。
為了讓大家理解蘋果拋棄真實線下會議體驗的思路,我會講一個蘋果的UI設計風格改變的小故事,因為那也是拋棄擬物的過程。
在喬布斯時代,蘋果的UI設計風格,是擬物的。比如播放器的圖標,要很像一個真實的錄音機,日歷的圖標,要真的很像一個臺歷。但是從已經卸任的蘋果上任首席設計師喬納森·伊夫接手蘋果產品設計大權開始,蘋果就由擬物設計風格,改成了扁平化設計風格。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兩個計算器的設計區別。
左邊就是擬物設計,右邊就是扁平化設計。擬物計算器,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顯示屏部分的顏色,仿真了計算器液晶屏效果。右邊的計算器就是扁平化設計風格。擬物的好處是讓用慣了計算器的人,看到這個界面很親切。但是為了這樣的仿真,擬物化其實犧牲了用戶體驗。與扁平化設計相比,擬物的計算器,顯示空間局促不利于顯示,數字鍵盤面積小不利于觸碰。
也就是說,擬物風格,為了遷就人們對真實世界的熟悉感,犧牲了數字設計原本應該提供的便利。更何況,當越來越多的人,可能根本就不用(對于小孩子甚至是沒用過)真實計算器的時候,這種對“擬物”的熟悉感,還會有多大的價值呢?
不過這種設計風格,在當年可是被嘲笑的。下邊這條微博是七年前的,多次轉發、保存之后,已經非常不清晰。內容是當蘋果發布扁平化設計風格產品之后,現在大帶貨主播羅永浩就轉發了一條網友微博,痛斥蘋果的設計風格走的是一條邪路。
但是七年過去了,大家可以打開自己的手機看看圖標,到底什么才是正道,什么才是邪路。
我們再說回到蘋果的發布會。
疫情帶來的影響還在持續,甚至持續數年。線上活動,特別是涉及全球觀眾的線上活動,將注定成為主流。我覺得蘋果WWDC 2020提供了一個范本,讓大家重新開始思考線上會議的組織方式:線下活動不應該拘泥于如何更像真實的舞臺,而是要考慮如何充分利用線上特點,讓虛擬會議體驗自成一派。
不過最后也必須要補充一點的是,讓“虛擬會議”自成一派,不比簡單的“擬物”辦會簡單,甚至花錢更多。蘋果的預算恐怕不是一般企業可以比的。但是法乎上,得其中,辦會思路的轉變恐怕是必然的,而且蘋果的辦會思路也不確定是最終的答案。我們能確定的是,疫情之下,要轉變思路的地方,又何止辦會這一件事?
京ICP證15039648號 京ICP備15039648號-9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500號
北京第二十六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(至頂網) 版權所有。 | 聯絡我們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3070156560 舉報郵箱: jubao@zhiding.cn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:https://www.12377.cn